形态描述
体长5.2—6.0mm;前翅长4.6—5.5mm
触角52—63节。端部各节近正方形。头顶后倾,在复眼后方稍呈弧状收窄。后单眼直径为单复日艮间距的0.67倍。背观复眼长是上颊长度的2.3倍。后头脊背观弧状。颚眼距是上颚基宽的1.2倍。前胸背板背方中央有1深凹。中胸盾片有皱状刻点。中胸侧板大部分光滑;基节前沟深而窄。后胸侧板光滑。并胸腹节后方无瘤突。前翅r:3-SR:SR1:8:19:48,第2亚缘室长是高的1.5倍,向外方略收窄。后翅缘室显著向外扩大;1-M脉直。后胫节长距是后基跗节的0.34倍。腹部第1—2背板及第3背板基半有中纵脊和纵刻条,第3背板端部密集刻点;端缘背板球面状下曲,第4背板及其余背板光滑。第1背板长是端宽的1.25倍,向基部收窄。第2背板长是端宽的0.8倍。产卵器鞘略伸出。
体黑色;触角基部黄褐色,中部(28—36节)有1白环;上颚、中胸侧板、后胸侧板和腹板红黄色,后胸背板和并胸腹节暗红褐色,有时红黄色。足黄褐色;前、中足基节和转节、后足第2—4跗节黄白色,后足腿节端部、胫节(基部有1浅色环)和基跗节暗色。翅带茶色,痣和脉褐色。
雄:触角56—63节,端部各节长方形,白环位于第36-46节处。腹部第1背板向基部微收窄,长是端宽的1.5倍。其余同雌。
触角52—63节。端部各节近正方形。头顶后倾,在复眼后方稍呈弧状收窄。后单眼直径为单复日艮间距的0.67倍。背观复眼长是上颊长度的2.3倍。后头脊背观弧状。颚眼距是上颚基宽的1.2倍。前胸背板背方中央有1深凹。中胸盾片有皱状刻点。中胸侧板大部分光滑;基节前沟深而窄。后胸侧板光滑。并胸腹节后方无瘤突。前翅r:3-SR:SR1:8:19:48,第2亚缘室长是高的1.5倍,向外方略收窄。后翅缘室显著向外扩大;1-M脉直。后胫节长距是后基跗节的0.34倍。腹部第1—2背板及第3背板基半有中纵脊和纵刻条,第3背板端部密集刻点;端缘背板球面状下曲,第4背板及其余背板光滑。第1背板长是端宽的1.25倍,向基部收窄。第2背板长是端宽的0.8倍。产卵器鞘略伸出。
体黑色;触角基部黄褐色,中部(28—36节)有1白环;上颚、中胸侧板、后胸侧板和腹板红黄色,后胸背板和并胸腹节暗红褐色,有时红黄色。足黄褐色;前、中足基节和转节、后足第2—4跗节黄白色,后足腿节端部、胫节(基部有1浅色环)和基跗节暗色。翅带茶色,痣和脉褐色。
雄:触角56—63节,端部各节长方形,白环位于第36-46节处。腹部第1背板向基部微收窄,长是端宽的1.5倍。其余同雌。
国内分布
分布:福建(崇安、建阳、梅花山)、海南(尖峰岭)、广西(田林、金秀)、云南(瑞丽)。